新形势下塑料软包装企业的自我救赎二

物耗篇(2/5

一、生产过程中的物耗问题

在塑料袋子/卷膜的生产过程中,需要用到各种原材料,主要包括印刷膜、复合膜、油墨、胶水、溶剂、稀释剂或者其他特殊需求的材料、配件。这些材料的消耗,是我们产品的成本大头,在“开源节流”的总体管理目标中,占了一半的权重,自然是咱们企业的管理重点,尽量降低废品率,减少物耗是我们的管理目标。但在现实中,因为各种原因,执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尤其在一些小订单的生产过程中,我们发现废率超过30%,甚至有超过50%的废率。就这种品控现状,谈何竞争力?怎么跟人卷成本,卷价格?

1、小单的物耗极高

随着大环境的变化,小订单越来越多,因为每一单,总有些固定的损耗,例如调机、试样,分摊到整个任务单的生产过程中,就造成了过高的废率。

一直以来,老板们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,也不是不想改善,而是这种单子的单价,一般较高,在以前,销售利润能覆盖物料成本消耗,尤其是小单,哪怕亏钱,也只当作养客户的消耗,不太重视这一块。但是,随着小订单所占比重越来越大,总体物耗偏高的情况,也就越来越严重。

2、做不到单一帐,废率是笔糊涂账

我们查看统计生产数据的时候,也就是拿着那一张张的A3纸,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生产数据:每个工序的投入、产出、报废、工人、机台、生产时间等,表面看起来每一笔都清清楚楚,实际上这个数据的可信程度,亲自处理数据的统计员都不敢给你一个准确的回答。

这些统计数据,无论是通过现场的生产流转单,还是一些ERP系统记录的产量明细,都是事后记账的方式来完成。根据我们多年来实际分析结果来开,事后记账的方式,其数据准确率不到60%,完整率不到50%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:

1)工作量太大

在一个超过2条印刷线的软包装企业中,统计员一般不超过2人,基本满负荷工作,如果有2-3班轮换,人员更加捉襟见肘,每天穿梭在几十台设备间计量,不可能有时间仔细核对,产线工人报多少,他就计多少,只要不出现重大的数据错位,就没人追究。这个准确性,可想而知。

2)实际数据与记录滞后,并且工作重复

无论是手写计量,还是ERP计量,都存在一个明显的滞后性,生产数据的实际产生时间,和记录时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,导致工作要做两次:手录一次,系统中再录一次。所以数据漏录、错录的可能性再次增加。哪怕是现场记录的工作交给一线产线工人来做,这个工作也是做了两遍。人工犯错的几率,随着环节增多,无法避免。

3)多个生产工单物料公用,分摊不准

不可避免地,多个生产工单的原材料,可能是同一种,品种规格都一样,例如复合工序中的PE,甚至辅料(胶水、溶剂)也是相同的,为了生产效率,牺牲这种数据准确性的情况,那实在是太常见了,于是后面的统计结果,只能是凭感觉分摊了。

3报工数据异常,不能现场即时处理

按照精益化管理标准,一旦发现生产异常,是需要管理、技术、质检即时介入的。

而我们的大多数软包装企业,计划、技术人员,也知道自己的废率高,下单时就已经做好了高损耗的打算,一道印刷工序下来,原材料6000米,印出4000米,变成了常规操作。所以即便达到了30%多的废率,也没有任何处理和调优措施,没人过问这件事,多年下来,从上到下习惯了,默认了。

4、原材料的残件问题、过期问题

我们的软包装企业有个特点:原材料残件,尤其是印刷料,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剩下一大堆,长短不一,偏偏又价值不菲,扔了可惜,不扔却没人愿意用。

因为不好干活,不出活,印刷师傅不愿意领这种料。有些企业不让印刷师傅决定,由仓库配送,这种情况还好一点。另外一种自己去库房领料的,那就只选整件的,理直气壮地不要残件薄膜,直到过期也堆在库房,成了僵尸材料。

二、 降低物耗的可行性措施

1、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档案中的用料需求

做生产计划、生产领料时,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档案中的用料比例、物料需求(MRP)执行,不允许临时加量。

我们每一个产品,都有试样、确定产品生产档案的过程,包括工艺、工装、用料、辅料、参数等各种信息。具体到塑料袋子的生产中,就是产品基础信息、印刷版面、工序、用料、作业指导书。其中的用料信息(BOM),就决定了我们生产一定的产品数量时,要用多少材料,这是一个准确的数字R,这个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计划标准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,我们可以将订单要求(例如必须保证订单数量)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能力结合起来,在这个数字R上,调节一个上浮比例,对于小单,这个比例可以适度放宽。

这样,我们在生产的第一步,就给物料的使用加了一道底线。

2、减少残件的产生,规范残件的使用

生产过程中,剩下的薄膜残卷,尤其是印刷膜,常见并难以处理。这就要求我们在下单的时候,尽量以整件为基数下单。当这种要求不能满足(客户最大嘛)的时候,就退而求其次,在备料时以残件为优先选项。

如果我们每一件物料都有唯一的编码,那么还能解决前面提到的过期问题,备料时,以先进先出的原则,尽量先推送入库时间更久远的物料。

这样坚持下去,我们的薄膜残卷数量就会逐步减少,物料过期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。

我们大多数企业可能没有AGV,但却可以在制度上确定:根据排产计划,库房管理人员备料,由不得车间的人去选料。即使有特殊要求,也要由计划告知库房。这样一来,我们库房的物料状态就会越来越健康。

3、一线工人实时报工,数据异常预警,技术管理及时介入

报工数据,包括工单的工序产量、废料、原料退料等主要数据,加上机器、工人、班组、时间等信息,这些数据细分起来,庞大而复杂,但这个数据又是关键信息,是所有生产加工型企业加强管理、质量控制的核心依据。

关于报工数据的采集有三种方式:

1)从设备自动读取,直接写入MES系统;

即时性强,准确性高,管理效率高。随之而来的就是数字化设备投入成本高、研发、管理、维护成本高,普及率也很低。

2)人工记录,再转录到excel电子表格或者ERP

即时性差,准确性差,效果最差,成本低,绝大部分企业都是这种模式,数据错、漏、乱是常见现象。

3)直接在ERP或者MES系统中填写;

这是一种弹性极大的模式,上限很高,下限很低。做得好的可以取前面两种之优点,做得不好的还不如第二种,效率更加低下。

怎样做到采集生产数据方便、快捷、准确,同时做到捕捉到异常即时预警,提醒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介入,同时成本还不高呢?——我们这里要聊的,就是第三种。

MES系统,即制造执行系统,理论上需要像第一种数据采集方式,但我们在这里,只想更多的聊聊能在我们中小型塑料软包装企业中能落地、有意义的做法。

首先我们做数据录入的工作,只能做一次,如果先拿笔记录再转录到电脑上,必然会效率低下,错误率升高。

其次不可能做数据自动采集,各种设备的数字化接口、MES系统的二开,长时期的调试,这种投入和运维成本,不是中小企业能承受的。

最后,MES系统,必须提供快速、方便、准确地录入数据的方法、设备和方案,同时不影响工人的正常生产作业,不给工人增加额外负担。

说到这里,就必须要求我们的企业,上一个适合自己的MES系统,已经是我们要在这个已经内卷到吐血的赛道中,站稳脚跟的必走之路。

如果MES系统能方便的处理报工数据,还能在填写数据时,发现生产环节中的异常,提请相关管理人员即时介入解决问题。那么,我们的物耗,一定能持续下降,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
三、我们对MES系统的要求

ERPMESMOM这些系统,是伴随着我们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,一起成长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他们本身不能代替我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,但一个合适的软件系统,就像一把锋利的斧头,让我们更有力地披荆斩棘;如果选的不合适,就会像一双合脚的跑鞋,给想快速前进的企业带来麻烦和困扰。

1、必须全民参与。

一个合适的MES系统,不能让所有的管理设定、工艺管理、数据采集、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部让管理人员来做,必须让尽量多的角色参与,尤其是最频繁的生产数据采集,必须让一线产线工人来完成,并且即时、易用、不易出错、易纠错。这样分摊到工人头上的工作量并不大,不影响他的主业——生产。

当数据采集工作只分配给几个管理人员来做,无论功能多么强大,怎么调优,那一定干不下去,这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教训证明了的。

同时,如果一个MES系统嫌弃咱们工人素质不高、不会电脑、眼神不好、年纪大而只能让别人帮忙处理,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软件系统。

同理,以注册用户数的方式来收费的系统,就不是一个友好的MES系统。我们的软包装生产企业,基本上从50-500人的规模,让尽量多的员工参与到系统中来,共同参与管理和进步,还得考虑多几个人就多很多开销的事,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。

2、使用、维护、升级、管理成本低

如果现在只在局域网部署、只能在windows上运行、不支持微信小程序、不支持macOS、不支持android,要么就是平台落后、技术落后,要么就是理念落后。

虽然这样看起来不用付宽带费、不用租服务器,似乎节约成本了,但是,这种胖客户端系统,维护、升级很麻烦,需要企业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;同时老板、销售人员在外要查看订单、生产、库存等信息、或者处理具体业务时,要么无法连通,要么需要VPN,技术成本更高,效率更低,故障排除时间更长,直接影响生产。

现在的云服务、流量越来越便宜,而且网络稳定,基本上与电力同步,只要基础设置架构好,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,甚至比局域网内更高。

3、功能实用、齐全,不需要大而全

销售、采购、库房、生产、质量、财务,掰开揉碎每一个都可以做成一个庞大的系统,我们的中小型软包装企业,这种庞大的系统,是没有实施条件的。

尤其在生产环节,从排产计划到生产报工,从数据预警到消息推送,从质检报告到过程追溯,只要能便捷地生成数据,打通数据链条,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,就是好系统。

既有标准流程又有查漏补缺,既有严格管理又有灵活调整,才是我们中小型软包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。

四、持续改善

按照精益管理(适合中国的SCI)的原则,提升管理的要求全民参与,而且持续改善,当我们以循序渐进的方式,坚持持续改善计划。

随着档案越来越详细,数据越来越准确,那么我们调整管理策略和政策,逐步提高生产和质量要求,就有了实践依据:

例如物料消耗过大的问题,我们就能逐步改善,需要调机的膜,可以用过期或者临期的材料来替代,进一步降低物耗。

随着工艺的提升,我们可以用更接近有效宽度的膜来取代原来宽度冗余度更大的膜,减少边料的产生。

根据废料过多的工序、机台上分分析结果,可以总结出来报废是因为设备问题,技术问题,还是工艺问题,把解决方案回写到档案中,这也能让我们的物料损耗有效地逐渐降低。

在潜移默化的生产工程中,我们在不增加一线工人更多负担和工作量的基础上,逐渐改进工艺,帮助工人提高,让工人习惯逐步改进,自身的主要业务能力不断进步,变快、便准、变严谨。

塑料软包装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,但不是一个夕阳产业。积极拥抱先进的生产技术、信息技术、管理体系、管理思想,在内控管理上,持续改善,加强内功锻炼,才能在内卷的滚滚洪流中,熬过这刺骨的经济寒冬。

下一篇,我们来聊聊软包装生产中的《绩效考核》。

——努力思考并践行的老杨

2024-07-08

 

诚邀全国各地区域合作商

我们以最热忱的态度,诚挚欢迎各区域代理、本地服务、设备合作、二次开发,也欢迎彩印软包企业加入我们的信息化改进计划,加强自身企业的管理和形象提升.

联系电话:028-85109769

联系QQ:84167147

公司地址:四川·成都·高新区永丰路47号丰尚玉林商务港

公司官网:http://www.cdxltech.com/
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,添加汉论软件客服企业微信